查看原文
其他

推进“科技入黔”!贵州把“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贵州日报 2023-10-24


贵州大力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
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
大力推进“科技入黔”

把“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贵州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工作走出洼地,来到平地,有些领域还攀上了高地,逐渐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异化创新路子,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春节前夕视察贵州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大力实施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入黔”,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注入强劲科技创新动力。


贵州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5年,开放式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改善,基本建成开放、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带动全局,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中国天眼。


“四个面向”形成新的战略格局


大力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加大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矿产资源选冶、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数字化赋能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力度,“从0到1”的源头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大力实施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推动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建筑科技、旅游科技、数字科技等领域成果加速“从1到N”转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峡谷大跨径桥梁建设关键技术在北盘江大桥、六广河大桥等广泛应用,奠定了中国峡谷桥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世界高桥前100名中近一半在贵州,成为以桥梁工程技术革命推动交通跨越、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成功范例。


北盘江大桥。


面向经济主战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省地勘局牵头完成的新类型锰矿深部找矿预测关键技术与整装勘查工程化应用项目,实现我国锰矿地质找矿有史以来的最大突破,使黔东成为国家锰矿这一战略紧缺矿产资源安全供应战略核心区和资源基地,潜在经济价值达1.3万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领衔的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43个茶叶主产县应用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团队提出的甲基汞中毒机制新理论填补了我国自然源大气汞排放清单空白;贵州科学院团队深入开展微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工艺和实用技术,为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工程技改优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出更多更好民生科技成果。遵义医科大学牵头研发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及创伤微创治疗创新技术,突破了传统内镜手术禁区,将内镜技术应用于治疗各种复杂、疑难脊柱退行性疾病,为广大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减轻了痛苦,带来了福音。


贵州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研攻关,不断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实施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生物育种等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鼓励产业关联方开展集成创新,力争在优势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有高价值专利的拳头产品。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贵州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持续强化企业这个基本盘,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逐步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满帮集团研发行业领先的智能运力调度和交易系统,整合资源为卡车司机增收节支。2014年落户贵州后,满帮集团在短短几年就发展为互联网物流领域超级独角兽,成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牵紧科技型企业培育的“牛鼻子”。“十三五”以来,贵州设立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储备库,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实施“十年百企千人”培育行动,发掘培育爆发式新经济企业和源头式先发优势企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公司多次参与‘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活动,对全省科技政策支持内容、科技项目支持方向等了解更加深入,目前已获得2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金支持,获批经费120万元。”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伟说。


隐藏在庄稼地里的污水处理设备。


2018年,贵州威尔森环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揭下“农户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技术榜单”后,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一款能就地处理、就地排放农户生活污水的新型净化槽,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以上。


借助“千企面对面”凝练技术需求,贵州在全国先行先试推行“技术榜单制”,聚焦产业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通过“揭榜挂帅”引导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创新能级跨越式提升。


航宇科技成为全球六大商用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的核心供应商;磷化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湿法磷酸供应商;贵州钢绳成为全球钢绳行业标准制定者和全国线材制品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全省一大批骨干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把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主体地位凸显,企业发展韧劲更强。202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353亿元,是2012年的4.5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2018家、是2012年的10倍,技术合同成交额、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是2012年的40倍、6.7倍。


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7月29日,随着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D1区项目首栋研发楼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标志着项目顺利完成“正负零”节点目标。该项目作为贵安新区重点打造的大型数据中心之一,建成后将进一步助力贵州打造“云产业”名片。


近年来,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系列举措,不断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20位,连续七年处于全国第二方阵。


得益于2019年全省推行的“现金股+技术股”科研激励机制改革,遵义市农科院辣椒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农艺师田浩和团队兼职创办遵义骄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大部分归主要科研人员所有。贵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性。


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工作中。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在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遨游数据蓝海,一些对贵州乃至全国大数据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问题正在这里被攻关。实验室主任李少波说,将聚焦行业产业前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2022年,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增加到7家、67家、147家。贵州科学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科教四城”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7月19日,广州大学研究员张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员沈奇深入独山县开展帮扶活动,为当地大豆、罗汉果等产业发展把脉问诊,这是贵州实施“科技入黔”汇聚省外科研资源的一个生动缩影。


大力推进“科技入黔”,常态化开展院士专家贵州行活动,推动乌江实验室、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与华为、腾讯等龙头科技企业签署系列合作协议,组织15家省内重点企业与北航、北理工、哈工大等高校合作,全领域、大力度推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通过开放式创新弥补自身科技资源短板,贵州以更加灵活的创新政策,吸引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实现科技创新“借梯登高”跨越式发展。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编辑:王帅

统筹:晏海艳 喻辉

编审:庞博

更多新闻

· “地球史上最重动物”是它?

· 2023·新时代的贵州人|张胜林:为桥梁技术创新贡献“贵州智慧”

· 贵州,真嘞阔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